編者按:省委書記、省人大主任徐守盛在紅星調研時指出“要將紅星村建設成為湖南的華西村”。對紅星人來說,守盛書記這句話既是對紅星過去的充分肯定,也是對紅星今天的鞭策鼓勵,更是為紅星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為何省委主要領導如此高度關注這樣一個村莊?這里發展情況到底如何?編輯部一行帶著這些疑問,實地走訪調研了紅星村,并專程采訪了紅星村社區黨委第一書記、紅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羅躍同志,讓我們一起走進紅星,感受紅星,探尋紅星迅速發展壯大背后的深層次原因......
紅星村地處省會南大門,轄區面積2.8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378戶;紅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屬紅星村集體企業,注冊資金1.298億元,擁有子(分)公司11家和組級公司10個,企業員工1352人。近年來,紅星人始終按照省委主要領導的指示,堅持“將紅星村建設成為湖南的華西村”這個目標不動搖,領導班子團結一心,埋頭苦干,帶領群眾抓經濟、促發展、奔小康,逐步形成了“黨建引領、社區服務、公司運作”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先后獲得了“省首屆百佳新農村建設突出貢獻單位”、“富民強省明星單位”、“長沙市文明建設先進單位”以及市、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昔日落后的紅星村成為了長沙市首批“億元村”和“紅旗村”。
搭起了一個精誠團結的好班子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回顧紅星的發展歷程,“帶頭人”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關鍵的。群雁高飛頭雁領,中高層是一個地方、一個團隊的中流砥柱,他們的表率作用遠遠勝于耳提面命式的說教。在面對面的交流中,我們強烈地感受到,無論是過去的紅星村,還是現在紅星集團,紅星村領導班子都充滿了對工作的激情和對事業的熱愛。特別是“一把手”的自我犧牲精神、奉獻精神,所起的模范帶頭作用,都在構建團隊精神的過程中起到了中堅核心作用。“省、市、區各級領導多年來對紅星厚愛有加,我們很感激,也非常感恩。接下來,紅星還要爭當‘四個全面’的示范村。”作為紅星人的“帶頭人”,羅躍總感覺有種無形的東西在牽引著紅星村的發展。或許就是這一股精神,就是這一種純樸民風下培育出的“心系紅星、敢于擔當”的向上精神。“我想,只要老百姓不拋棄我,我的心中就永遠有一盞燈,永遠與紅星人肩并肩、手拉手,引領紅星人向“最美紅星、幸福家園”的目標闊步前進!”
善于“大合唱”,甘當“老黃牛”。團結干事的班子是紅星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出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班子團結,才能戰勝一切困難、破解一切難題、頂住一切壓力,各項建設才能取得成功,各項事業才能興旺發達。羅躍感概地說道“紅星村二十多年的發展,我跟前任吳建松書記共事二十五年,跟老書記的配合是默契的,書記、村長搭檔二十年,可以講算得上‘史無前例’。” 紅星每一項事業的發展,正是源于團隊成員的激情和智慧,善于“大合唱”,甘當“老黃牛”;有了穩定、團結的班子,才能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
己正民風正,己純村風純。在實地走訪調研的過程中,我們感到紅星村的老百姓心齊氣順,精神面貌非常好,充滿著正能量。羅躍作為老書記的共事者、搭檔,成長于村風純、民風正的環境中,就親身感受到了歷屆領導班子成員的顧大局,講協作,善補臺的良好氛圍。“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著重強調,經濟只是基礎,精神層面上的東西才是靈魂。假若班子成員心術不正,那么整個政治生態就會搞亂。這好比污水治理,收了50億元的稅收把水搞壞了,再花100億元都難以再把水復原。”
趟出了一條科學發展的好路子
立足長遠,精準定位,咬定青山不放松。善謀事者,必謀全局;善謀勢者,必謀長遠。只有明確了發展思路,為發展指明方向,才能找到發展的途徑。二十多年來,紅星在發展定位上,提出過“強三、優二、進一”、“四輪齊轉”、“一引五化五建”等發展策略。從1996開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不斷優化第二產業,將第一產業延伸拉長;轉變為集體、私營、合作、引資等齊頭并進,發展立體型經濟實體;直到如今走規模化、專業化之路,提出“三個轉變、四個結合、五個拓展”的嶄新戰略,都是在深入調研、科學論證基礎上產生的,紅星人認準了一個目標,就始終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發展到今天,紅星已經基本形成了流通、加工、房地產、資本運營四大產業體系,不論是產業的規模,還是物業型經濟,都能在全省乃至全國占據一定的位置。
未雨綢繆、布局先手,跳出紅星看紅星。發展必須有全局性、長遠性眼光,不同階段紅星不是走一步看一步,而是走在市場前面,想在別人前面。當前有一些地方為做房地產而做房地產,一味追求“短、平、快”,竭澤而漁、殺雞取卵,不僅透支了未來的發展潛力,而且對地方經濟帶來了極大的破壞,負面影響多年都不能消除。紅星領導班子不被眼前的短期利益所惑,提出我們既然當村干部,就不能只想著自己的三年任期,而應多放眼后面的多個甚至幾十個三年。紅星提出要開發地產,就要做能形成長期稅源的“不動產”,打造產業基地。如今,在紅星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一個“德思勤”城市綜合體開發,通過借力地處長株潭融城核心的區位優勢,不僅有效帶動了“紅星商圈”的建設,而且成為了長沙城市發展的新地標,不論就體量和引領作用而言,都是當之無愧的標桿。
資產姓“公”,科學謀劃,堅持向內生引導。眾所周知的“城中村”改造,在時間跨度上來講,是一次市場化的過程,也是老百姓財富增長的過程。拆遷政策從5號令,到60號令,大批郊區農民成為政策紅利的受益者,通過拆遷一下子擁有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現金,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生產資料一夜之間變現之后,許多人不知道怎么打理這筆現金,自然成為各類“投融資”公司的獲利對象,不少人進入了“新三光”時期:分光、花光、輸光,甚至有人是一夜暴富后一夜致貧。相比而言,紅星作為長沙市“城中村”改造的第一批試點村,在大多數人眼中,“拆遷就是發展的孵化器,拆遷資金就是發展基金。”在實施拆遷補償的過程中,土地始終屬于集體,屬于個人的補償只能是青苗和土地上附屬物的補償。紅星通過“四個轉變”(村委轉居委、村民變居民、居民轉股民、集體土地變國有土地),實現了“三三三一”靈活穩定的就業,即30%的人在村集體企業就業,30%的人在社會單位就業,30%的人在公司創造的平臺上自主創業,10%的人由集體及自己物業收入提供生活保障。這種好的做法既為村民提供了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又避免了寅吃卯糧、透支未來。
自我加壓,開拓進取,打造核心競爭力。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目前,紅星打造了一些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如“紅星冷鏈”在全國排名第五,“紅星大市場”位列全國前十大農產品批發市場,“紅星盛康”出品的“康御茶油”走上了“高、精、尖”道路,16年傾心打造的“中國中部(湖南)國際農博會”等等。盡管頂著“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的光環,但紅星人并沒有懈怠自滿、裹足不前,他們自我加壓,明確提出盡管有這些優秀的品牌資源、產業基礎和發展底蘊,但很多產業還只是粗放式發展,并沒有深入挖掘這些優勢資源,還需要大膽轉變觀念,打破發展的藩籬,盡快形成向產業鏈高端延伸的核心競爭力。
飲水思源,不忘根本,以先富帶動共富。紅星村富了,但他們并沒有忘記周邊,忘記根本。紅星村領導班子認為紅星村的發展是得益于上級的關心重視和周邊村的幫助支持,因此既要做到帶頭致富,更要做到帶動共富。而當前擺在紅星人面前的有兩件大事:即抓好有形和無形兩個市場的同步建設,有形的是紅星大市場搬遷,紅星產業的轉型升級;無形的是紅星冷鏈上市,進軍資本市場。紅星提出爭取2016年報送材料,2017年實現在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全省首個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村集體企業,成為新一輪發展的加速器。他們有一個簡單而質樸的愿望,那就是借助紅星大市場外遷的契機,引領更多紅星村之外的老百姓享受城市化的進程,在紅星村外再建“紅星村”。
建立了一套以人為本的好機制
既民主決策,更科學決策。村支“兩委”及紅星實業集團公司的決策一直遵循公開透明的原則,無論各項決策都要做到程序依法規范、過程民主公開、結果科學公正。在社會事務方面盡量“大事化小、復雜變簡單”,兩者互相融合,展示了領導班子的思維和心境。當回憶起初創時期篳路藍縷的艱難情景,羅躍依然歷歷在目:“上世紀九十年代,資金就是最大的問題,記得我們那時候去申請第一筆貸款,爭取發展的基礎資金都相當艱難,經過村支“兩委”的激烈討論、反復醞釀,最終作出集體決策,而這個決策飽含著集體的智慧,現在看來就是正確的。”
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然而實際上在此之前,中央的“八項規定”的點點滴滴早就在紅星得以踐行。十多年前紅星就規定“公車不允許開回去”,老書記帶頭執行,以身作則,一直在堅持。其身正不令也行。老百姓所看到的領導班子,一言一行、點點滴滴都是從集體利益出發,而非變相損害集體利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管理層嚴守制度,嚴格要求自己,所惠及的成果是顯著的,其示范效應、帶動效應無疑是巨大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了制度這些條條框框,一個地方的正能量也有了保障。
讓藍圖落地,把工作做實。一個村子的發展,需要有引領者。作為村集體領導班子,就是要敢于擔當,當好老百姓的“引領者”和“服務者”。上世紀九十年代,紅星“自己征用自己的土地”,作出了這樣一個看似矛盾卻兼顧了長遠利益和近期利益的決策。在實際操作中紅星注意調和老百姓落后觀念和發展上的矛盾,既耐心跟老百姓講“騰地”,跟他們描述未來前景;又千方百計跟老百姓做工作講清如何做,讓藍圖落到實地,把工作干到實處,做到敢于承諾又不亂承諾,敢于研判又不亂研判,讓老百姓心悅誠服的接受、理解和支持村上的工作。
一手抓發展,一手抓服務。正如樂東經驗所昭示的那樣,群眾認干不認說,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做給群眾看。唯有一手抓作風轉變,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一手抓踏實干事,在深入群眾中為基層和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才能贏得群眾對村領導班子的信任和理解,贏得群眾對各項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對紅星而言,除了在組織上發揮引領作用外,同時也把服務工作做得更加精細入微,潤物無聲地展示了把老百姓的心凝聚到一塊的力量。九十年代,紅星提出過“三講”,即講團結、講經濟、講原則,現在他又多加了一個“講責任”。紅星村領導班子特別注意處理好這四者的關系,始終堅持底線思維,強化責任擔當,做到兩手抓、兩手硬。
營造了一種既嚴且實的好氛圍
腳踏實地,吃得苦。紅星人認為,他們一步一個腳印能夠走到今天,有兩大取勝法寶:一就是埋頭苦干,二就是公正廉明,這就是紅星‘求真務實’精神的最好體現。紅星人有著良好的傳統和作風,不僅是平時務實肯干,即使是節假日也一心撲在工作上。按照慣例,國慶節國家放七天假,但紅星集團的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只放五天,專門抽出兩天時間齊聚在一起。6號、7號連續兩天召開年度工作務虛會,與會人員暢所欲言,紛紛建言獻策,經過充分討論,會上理順并形成新的歷史時期“想干的事、能干出事”的支撐項目,為紅星的加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與時俱進,舍得學。作為一個行政村,紅星的班子每個月都堅持開展學習教育活動,開辦了每月一次的“紅星大講堂”,還有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議,定期邀請省里、市里“既懂經濟又懂政治”的領導和專家前來授課,講解當前社會發展中最核心、最敏感的話題。紅星村領導班子明確要求,學習時不但要“輕裝上陣”,還要緊跟時代脈搏。比如為了強化責任擔當,紅星村從國家公職人員對《憲法》宣誓中得到的啟發,要求公司管理層向《公司章程》宣誓,做到心有戒尺、心存敬畏。
敢于擔責,帶頭干。一個組織能否成為一個團結戰斗的整體,能否塑造出優秀的團隊精神,關鍵在領導。倘若領導者公道正派、光明磊落、勇于負責、甘于奉獻、團結同志、寬容和諧,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就一定能夠使所在的組織成為一個具有較高親和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集體,就一定能夠形成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團隊協作精神。羅躍認為:“紅星的管理層要自己逼自己,把事做好,心系老百姓、心系社會,為老百姓做事容不得半點馬虎,要讓老百姓在紅星分享更多的發展成果。”
黨建引領,全面抓。紅星的發展是黨建引領的過程,也是“全面抓、抓全面”的發展過程。通過黨建工作抓老百姓的思想統一,強化其他領域的思想凝聚力;通過成立全省首個村級紀委,形成居務工作有民主理財小組監督、企業有監事會監督、下屬單位有內部審計監督、黨員干部有紀委監督的良好機制,確保班子始終贏得老百姓的擁護。紅星村領導班子表示:“在當前復雜的民情社情下,正能量的東西不滲透進去就會被反滲透,我們要牢牢把握主動權,掌控制高點,我們寧可犧牲部分經濟利益,也不允許將淳樸的民風搞壞,也要讓人走進紅星就能感受到那種自然而然的純正風氣。”
紅星村經驗帶給我們的寶貴啟示
啟示一:只有團結一心、紀律嚴明的班子,才能引領發展航向不偏離。在紅星,感受到這里一股強烈的積極向上的干事氛圍和純樸的民風。是的,只有班子團結一心,才能做到同舟共濟,才能集中心思促發展,從而集聚班子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謀劃集體產業的壯大路徑,共同破解集體經濟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只有班子團結一心,具有掌舵的能力,選舉出真正的“能人”,做到“大公無私”“先公后私”,才能帶領集體經濟逐步壯大。
當然,不僅領導班子要心往一處想,嚴明的紀律和制度約束,同樣是保持集體經濟旺盛生命力的堅強基石。如土地歸集體所有,集體的資產統一經營,形成集聚效應,從而有效保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團隊的力量,匹配上先進的理念和完善的管理制度,集體經濟這艘大船自然不會偏離航向。
啟示二:要有一以貫之、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保障發展目標不中斷。紅星村從一個貧困落后的城郊村,發展成為資產43億多元,年納稅1.59億元,人均年純收入達8萬余元(同20年前相比增長了40倍)的小康村,與其“一以貫之、持之以恒”的精神密不可分。發展集體經濟,很多地方至今仍難以擺脫“一任班子一個調”的弊病,只看到眼前利益,“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現象突出,這與紅星著眼長遠,“一任接著一任干”的執著存在天壤之別。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正如紅星村一樣,當一個村莊對市場經濟保持足夠的敏銳度,對村集體企業合理定位,幾十年如一日,一張藍圖干到底,才從根本上保障了村集體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當一個村集體中流行的是“多講振奮人心的話、多想解決前進途中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的村集體終有一天能在市場經濟中占據有利位置,朝著發展目標一步一步走向壯大。
啟示三:須有大膽創新、敢于探索的勇氣,才能確保發展動力不衰竭。市場經濟的特點之一,就是市場永遠處于變化之中,而非一成不變。作為村集體企業,紅星實業集團跨越多個產業,多個版塊,源自于其對自身發展思路的大膽創新,源自于敢于探索新的領域,從而產生了無窮的發展動力和勃勃生機。
時間是最好的檢驗工具。“敢為人先”的勇氣,使紅星這個村集體企業從“小作坊”到集團經營,村集體經濟走向現代化資產管理,從銀行借貸到公司上市,村集體經濟積極擁抱資本市場,這些都是紅星人的有益嘗試和探索。而與時代同行,大膽創新、勇于探索發展集體經濟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即便一路坎坷,甚至是遭遇狂風暴雨,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樣的村集體企業將“永葆青春”。
啟示四:唯有踏實肯干、自加壓力的擔當,才能推動發展腳步不停留。在與羅躍同志的座談中,特別是當他講到“新一屆董事會將自我加壓,力爭實現股民收入在三年內再一次翻倍”的鄭重承諾時,我們能從中感受到一個村集體企業主要負責人所展示出來的強烈事業心,強烈的使命感和熱血擔當。
發展集體經濟,需要有好的領頭羊。作為村集體的“掌舵人”,如果都能有這樣一種“舍我其誰”的使命感,“建功必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責任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發展集體經濟的“美好明天”還會遙遠嗎?愿紅星發展的腳步邁得更好、更快、更堅實。
后記:走進紅星,不同的人群顯然會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啟示。對于還有很多已經、正在或即將“城市化”的城郊結合部農村而言,紅星村崛起之路帶給我們的不只是震撼,更是強烈的警醒和有益的啟示,在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長沙經濟發展亟待轉型升級的今天,紅星村的成功經驗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學習、可復制、可推廣的鮮活樣本,值得我們各級干部深思和借鑒。